地铁16号线第10座车站封顶!
01
龙同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
10月17日上午,地铁16号线龙同区间(龙东村站~同乐村站)右线盾构机于顺利始发。
龙同区间全长约1.59km,线路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盾构机将穿越长距离岩溶强发育区和多处建(构)筑物,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02
坪山中学站顺利封顶
10月2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地铁16号线坪山中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是全线第10座封顶的车站。
坪山中学站位于东纵路与中兴路交叉口东南侧,沿东纵路呈东西向设置。车站主体总长约222.671m,标准段车站结构宽度为21.4m,小里程端设置盾构始发井,大里程端设置盾构接收井。
03
16号线将连接起坪山、龙岗
已实现13个区间贯通、10座车站封顶
地铁16号线由大运站引出,沿龙岗大道、黄阁路、龙平路敷设,经龙岗老中心后沿深汕公路往南至坪山站,经坪山中心区后沿东纵路、金田路等路敷设至终点田心站。线路全长约29.2km,设站24座。
▲地铁16号线示意图
截至目前,全线已完成围护结构100%;土方开挖已完成86%;主体结构已完成66%。
其中,17台盾构正常掘进,已实现13个区间贯通,10座车站封顶。
16号线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届时坪山、龙岗人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同时
也将进一步促进坪山、龙岗沿线区域的经济
为深圳“东进战略”助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引发外媒广泛关注,40年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发展成就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短短40年,宽阔的大道和未来派的摩天大楼取代了沼泽地,深圳还是全球第一个全面部署5G网络的城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这座大城市的大街上重复最多的座右铭之一。凭借这种理念,深圳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速22%的增长,其人均年收入已从73欧元增长至2.3万欧元,2018年的GDP值超过3700亿美元,超过了以前中国人争相移民以求改善生活的香港。
报道指出,深圳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功故事——中国称之为“深圳速度”——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免税和外国投资激励措施。这项创新计划如果奏效,中国政府打算将它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而最终的发展也正是如此。
报道称,深圳比任何其他城市都更能代表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模式的转变和奇迹般的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腾飞,深圳利用中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和靠近香港的优势,吸引成百上千的企业入驻,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尤其是廉价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
报道认为,深圳在技术创新领域努力经营,并颁布了许多对该行业有利的政策。此举获得回报,吸引行业顶尖领导者。深圳成为腾讯、全球5G领导者华为以及芯片制造商中兴通讯等领先企业的总部。
报道称,深圳每年涌现数十家新兴公司,这些公司利用带着创业意愿前往深圳发展的大量人才,利用他们产生协同效应:大部分深圳人口来自外地,城市人口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这个城市有特别之处,因为它接受失败,这与中国的传统不符,但在这里允许失败。”几年前,大疆无人机公司媒体事务负责人亚当·奈贝特告诉记者说。
据报道,北京已经明确表示,它将继续支持将深圳建设成世界上最先进的创新中心之一,并让它成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大湾区项目旨在将香港和澳门与其他9个内地城市整合,创建一个技术、金融和学术中心,与硅谷和东京等其他创新发源地竞争。
报道称,按照这一思路,北京近日宣布一系列措施,赋予深圳自主权,可决定一系列地方政策,从土地使用到招募全球人才。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15日发表题为《深圳从偏远小镇变身创业大海洋》的报道称,透过深圳罗湖渔民村文化长廊的景观口,吴伯指着不远处的香港说:“以前内地人羡慕那边的生活,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
报道称,吴伯是渔民村的村民,自小在深圳长大,见证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在他孩提时代,深圳还是人烟稀少的小镇,不少人想着偷渡去香港。彼时的他完全想象不到,身处之地几十年后会跻身中国一线城市。
“那时候香港亲戚来内地探亲,多是他们帮助内地人。”吴伯在香港有好几房亲戚,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
他说,近些年来,深港两地生活差距越来越小,从人均居住面积、收入水平、养老制度等方面来看,像他这样的退休老人,现在更愿意留在内地。
报道称,作为改革试验场,早期深圳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逐渐走上发展快车道;历经几次转型,如今转向高端制造,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在此扎根成长。
报道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深圳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报道称,“深圳40年来开创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最大优势就是‘开放’。”参与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
报道介绍,朱鼎健是一名港商,家族两代人投资大陆,多年来一直在综合休闲旅游产业深耕。他说,父亲与他两代人扎根深圳40年,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能量。朱鼎健称,目前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世界对中国下一步开放也在观望。
10月18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教育局指导,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办的“学生营养科普讲座暨2020-2021年度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启动会”举行。深圳儿童营养教育项目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民生项目,已让累计超过16万学生家庭受益,2020-2021年度项目启动后,将让155所学校的5万名学生受益。
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科副主任医师李艳艳博士介绍,2020~2021年度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将建设集监管、营养配餐、膳食评价与指导为一体的深圳市中小学生配餐管理平台;对深圳市儿童食物环境、膳食指数进行评价;开展“家庭-学校-卫生部门-社会组织”联动的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综合干预,逐步建立起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